戈壁中的天然小盆地

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,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,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,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。面积3.12万平方公里。属暖温带气候。年降雨量只有 39.9毫米,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。日照充分,无霜期长。在这个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,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,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; 粮棉旱涝保收,瓜果四季飘香;沙漠奇观神秘莫测,戈壁幻海光怪陆离;文化遗存举世闻名,社会安定民风古朴,人杰地灵英才辈出……美丽的敦煌,是块富饶、神 奇、诱人的土地。“敦,大也;煌,盛也。”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,灿烂的文化!(百度文字)

一直好喜欢这一个地方。敦煌,敦者,大也;煌者;盛也。
盛大的城市,盛大在沙漠戈壁中。
敦煌,曾经繁荣,历经沧桑,几度衰退,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。悠久的历史掩不住敦煌的灿烂,那遍地的文物和神秘的地理位置让五千年后的它依然绽放光芒,更加美丽、更加辉煌。

~@~@

敦煌艺术博大精深,气魄宏伟。
莫高窟是集建筑,雕刻,壁画于一体的艺术宝库。
在没做齐功课的情况下,一面细听导演的解释,一面用我的眼睛去体会。老实说,现在叫我说出参观过的洞窟,也谈不上来。
每一个朝代不一样的建筑色彩,从雕刻和建筑中推敲一二。好比其中参观的睡佛一窟。屋顶呈半椭圆型,置身其中就如置身一副棺材。这158窟是唐代建筑特色!

从各种资料上不难发现莫高窟藏经坎坷的过去。

清光绪二十六年(公元1900年),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流沙时偶然发现密窟,里面藏有数以万计的经卷、手稿、文书。当宝窟被打开后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外探险家,考古学家。他们挖空心思,只为了从王道士手中拿走这些文物。

大量经卷的散失,曾经使王圆箓感到非常痛心,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,多年来在他保管期间从未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,官方如此掠夺,又如此贪心,使他感到 极大的愤慨。所以,当1914年斯但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,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,《斯坦因西域考古记》是这样记述的:“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 中文卷子致受损伤,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,听从蒋师爷的话,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,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。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,他怕极了,于是, 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。” (百度文字)

敦煌千古事,苦乐谁心知?

王圆箓的功与过也不是后人所能评价的。

现在,残留在中国的文物只是支离碎片,较好的皆保存在国外博物馆。
当地人说:这是中国史上的一大耻辱。自己的文物流传在其他国家。

有时候我在想着,中国不重视文物保存。它们在遥远的国度得到更好地照顾,未尝不是好事?




莫高窟官方网站
http://www.mogaoku.net/
莫高窟百度资料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5125.htm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最重要的小事

请不要叫我外劳 (Pukekohe)

忽然之间